从深圳“低空花游”启航,看乡游“破圈”密码
春天来广东,圳启赏花有了新玩法。乡游日前,破圈深圳梧桐山“低空花游”航线正式开启运营,密码游客可乘坐直升机体验低空瞰花,低空花游在空中饱览大湾区“山海连城”的从深壮美画卷。
大梧桐生态融合区指挥部供图。破圈
“飞”一般的密码赏花体验,不仅是低空花游旅游形式的创新,更是从深对旅游资源深度开发。受限于地面视角,圳启“看山是山,看水是水”的平面化体验早已无法满足日渐增长的消费需求。深圳“低空花游”通过直升机航线串联城市与乡村,将地面景观转化为“空中博物馆”,为广东乡村旅游开辟了立体化、沉浸式的新发展路径。
乡村旅游迭代的本质是消费升级与技术革命的共振,其定义正被重新书写——以“低空花游”为例,近年来,国内乡村旅游已摆脱了“农家乐+采摘园”的刻板印象,通过科技重组生产要素、跨界激活文化基因、情感联结消费群体、生态重构价值体系,向多元化、多维度体验进阶。
科技赋能,重构体验边界。在江苏宿迁,游客可借助农业植保无人机参与“空中播种”,既感受科技农业的魅力,又能获得有机农产品认购权益。AR/VR、区块链、5G等技术成为了拓展乡村旅游空间的核心生产力,这种“科技赋能+利益共享”模式,使游客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,实现了从“打卡消费”到“价值共生”的转变。
跨界融合,焕发乡村活力。安徽碧山村将废弃粮仓改造成美术馆,将猪圈改造为书店、牛棚变身艺术馆,每年举办“大地艺术节”,展出村民与艺术家共同创作的稻田迷宫、夯土墙光影秀等作品,游客量较改造前增长了15倍。艺术、疗愈等外来文化与乡土文明深度交融,不仅为村民们带来了新的生活体验,也吸引了大量城市游客,为乡村经济注入了新活力。
情感共鸣,释放消费潜能。北京密云的宠物友好型农场通过“人宠共游”场景,既满足Z世代“萌宠即家人”的情感诉求,又为银发群体提供治愈陪伴,实现了不同年龄层的情感互通。如今,消费者不再只为“产品”买单,更愿为“情感体验”付费。以乡村自然风光为背景,结合宠物、亲子、怀旧等元素,这样的乡游体验能触发游客的情感共鸣,催生消费新场景。
绿色低碳,建设生态文明。浙江景宁悬崖上的“天空之城”,是以废弃老矿山改造而成度假村,让游客欣赏矿山景观与文化的同时,体验畲族风情和美食。农田、山林等自然资源通过创意设计转化为可持续、可循环的消费资本,大大降低了开发能耗,进一步推动乡游产业向低碳化、绿色化升级,助力生态文明建设。
可以预见,未来乡村旅游将朝着科技化、创新化、多元化、品质化的方向发展。一方面,像 “低空花游” 这样的创新项目将不断涌现,通过结合现代科技与乡村自然景观,为游客带来独特的体验。另一方面,乡游业态将更加丰富,融合文化、艺术、科技、康养等多种产业,满足不同年龄、不同需求的游客。同时,随着游客对旅行品质的追求,乡游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也将不断提升,从基础设施建设到旅游项目的设计与运营,都将更加注重细节和游客体验。
采写:南方农村报记者 欧晓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