惠州:高标准建设环“两山”引领区,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
2025-02-25 05:47:17

惠州:高标准建设环“两山”引领区,两山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_南方+_南方plus

受访者供图

博罗县经济总量居全省 57 个县(市)首位;惠东县经济总量突破800亿元;龙门县工业投资增速20.6%,居全省县域前列;惠州市三个县常住人口持续净流入……2024年,动县惠州县域经济交出亮眼“成绩单”。济高2月5日下午,发展在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“兴产业、两山强县域、惠州促协调,高标全力推动‘百千万工程’三年初见成效”分论坛上,准建质量惠州市委副书记、设环代市长陈宇航聚焦要素集聚、特色产业、引领区建设三大层面,阐述惠州在县域现代化产业体系工作中的成效与方向。

陈宇航表示,惠州将以环南昆山—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建设为重点,启动南昆山、罗浮山整体提升工程,扎实推进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”,抓住产业这个根本,更好实现兴业、强县、富民,努力打造产业兴旺、城乡繁荣的现代化建设样板。

一县区打造一个千亿级产业园

塑造县域经济竞争力

位于惠东县的惠州新材料产业园,充分利用大亚湾石化区原料“隔墙供应”优势,建设国内一流新材料产业基地;博罗县则集中力量建设博罗智能装备产业园,累计引进产业项目 470 宗,达产后预计产值 1647.93亿元。

蓬勃发展的产业,离不开不断完善的发展模式。陈宇航表示,惠州坚持实体经济为本、制造业当家,按照“四个一”(一园区一特色定位、一管理机构、一国企公司、一融资方案)发展模式,每个县区打造一个千亿级产业园。

据悉,惠州市坚持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70%以上用于工业项目,工业用地指标70%以上用于“3+7”(“3”是大亚湾经济开发区、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、中韩(惠州)产业园等3个国家级产业园区,“7”是县区各自打造的千亿级工业园区)产业园区。

2024年,惠州全市 GDP 增速位列全省第三;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9.7%,位列全省第二,其中七成以上来自产业园区。陈宇航提到,“推动土地资金等资源要素向园区集聚、企业项目向园区集聚,以大平台承载大项目、带动大发展。”

做好“土特产”文章

打造现代农业与食品产业集群

三黄胡须鸡、丝苗米、荔枝、南药……陈宇航细数惠州优质农特产品,并指出惠州特产畅销海内外的秘诀所在。

坚持品牌引领。培育惠州梅菜、龙门年桔、福田菜心等15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,3家农食产品企业获得“湾区认证”证书。

坚持龙头带动。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6家、省级66家、市级160家;省级及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13个。

坚持平台驱动。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优势,围绕农产品产购储加销全产业链创新流通方式,打造服务大湾区的现代农业与食品产业集群,实现优质农副产品“入湾出海”。

粤港澳大湾区(广东·惠州)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计划于2025年全面建成。 

陈宇航以博罗县为例,讲述农民增收致富的故事。在基地链接下,博罗县采取多种托管服务模式,建成 20 个供销农场(渔场)、3 个农产品综合服务站,链接农民专业合作社 26 家,带动村集体 42 个、农户 4 万多户,户均增收 10%。

坚持科技赋能。以种业为核心,在全国率先突破南海大黄鱼和黄唇鱼规模化人工繁育技术,全链条推进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,打造百亿级产业。

高标准建设引领区

汇聚合力推动县镇村高质量发展

陈宇航表示,要将环南昆山—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建设作为全面推进“百千万工程”最有力抓手和重要发展机遇,集中力量先干起来,推动各项工作走在前、作示范。

高标准建设218公里最美旅游公路。以“8字形”串联南昆山和罗浮山,链接200多处景点;以苏东坡16件赏心乐事为主线,沿路规划建设16个主题驿站,引进全国十强民宿企业,融合康养休闲、主题乐园、体育小镇等业态,设立10亿元的文旅产业青年创业基金,成立乡村酒店产业联合会,全力建设广东乡村酒店第一高地。

创新央企国企助力项目建设机制。2024年,引领区在建、新签约项目233宗,总投资约650亿元,已竣工52宗。“撬动社会资本,注入磅礴动力。第二批项目已率先启动,投资额是第一批的 8.8 倍。”陈宇航还透露,惠州近期面向全球发布建筑艺术计划,邀请何镜堂、孟建民院士和建筑领域国际最高奖项——普利兹克奖得主阿尔瓦罗·西扎、雷姆·库哈斯、让·努维尔等,组建国际学术顾问团和百大人才库,梳理出超100宗建筑设计提升需求,以“四村一厂一线”为启动项目,为引领区注入艺术活力,打造全球设计师、建筑师和工匠的“天堂”。

 

南方农村报记者 徐臻

(作者:企业中心)